- 手机:15806268318
- 电话:0182-720758323
- Q Q:627348221
- 邮箱:admin@hax360yanyi.com
- 地址: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民同大楼240号
陈占安:我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长 ——兼论强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
来源:威尼斯网址 发布时间:2023-04-17 22:16nbsp; 点击量:
编者按:要想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必须自觉强化学科支撑,切实讲求科研含量。单独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最大特点;学科支撑的实质是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要想真正做一名及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努力到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科研水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开发“老教师谈思政课”栏目,以促成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切磋和交流,这件事很有意义。说起来,我的年事凌驾70岁,教龄50年,应该算是一名老教师了。
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结业之后先是留系做了2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师,曾经主讲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现代哲学史”“社会主义辩证法”等专业课程,其中“中国现代哲学史”被评过学校的优秀课程。后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恰好也是25年,曾经主讲过“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由我主持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结果一等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纵然在退休之后,我的教学运动也依然没有停止,不仅每学期为博士生和会见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还在为本科生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负担着教学任务。如果要我来谈体会,我想还是讲一个老话题,那就是要想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必须自觉强化学科支撑,切实讲求科研含量。
一、单独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05方案”最大的特点 我的体会还是从“05方案”说起吧。“05方案”是革新开放之后经由了“85方案”“98方案”之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实施15年了,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执行着这个方案。
如果要问“05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许多同行会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举行了鼎力大举度的整合,其实否则,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把学科建设提到了重中之重的职位来强调。作为“05方案”的标志性文件,那是中宣部、教育部在2005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和革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共讲了8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讲增强和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讲增强和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第三个问题讲鼎力大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在此之后,接着才是授课程设置、课本编写、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向导等。从这个排序就可以看出学科建设在“05方案”中占有特殊重要职位。
文件指出:“学科建设是增强和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增强,不能削弱。”[1](P214)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这样认定和表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上是首次。
新增设的这个学科的名称一开始叫“马克思主义学科”,之后经由多次论证,到当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这个学科的名称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果说,“05方案”之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学科,那就把话说简朴了,原先我们也有学科,但那时候的学科都是以专业课为主要支撑工具的,没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设置的学科。纵然是1995年设立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只是放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而且其时这个二级学科布点很少,到2002年才生长到12个博士点。
贯彻“05方案”,就很纷歧样。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级学科建制,现在这个一级学科下设7个二级学科,其中包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生长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外洋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本科生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形成着“对应支撑”的关系。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鼎力大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事情有条件、做事有平台、生长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从更大的方面来讲,它是为了繁荣生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偏向,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事情者(包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可是从详细的方面来说,它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直接的学科平台。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增设的学科。
这个新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举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它注重增强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门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掌握,注重增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掌握,是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中唯一的一级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
” [2]在讲话中,他特别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革新生长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革新开放史、社会主义生长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他还说到,海内外形势、党和国家事情任务生长变化较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停备课、常讲常新才气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眼前,怎么解决?我们十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导功效,但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朴的政治宣传,而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鼎力大举量引导学生。
习近平在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革新创新时强调需要做到八个统一,而其中第一个统一则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2]之所以这个坚持要排第一,因为它是最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以来,取得了重要希望,总的生长形势是好的:学科点规模快速拓展,科研结果显著增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归属获得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所改善,队伍建设和人才造就质量不停提升。但同时也不必讳言,问题依然不少,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学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学科点本应发挥的示范作用没有完全到位,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情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获得基础性转变,学科建设结果支撑教学的效果还不很显着。
迄今为止,另有少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游离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外,他们或者不相识、不到场学科建设,继续走着单纯教书匠的老路;或者所到场的学科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主持的项目和所形成的科研结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没有直接关系。至今还是有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亲近不起来,还是没有真正明白国家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增强和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是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教学与到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什么关系。这种情况是需要下气力尽快解决的。
二、学科支撑的实质是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学科是知识的系统、理论的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说,学科的设立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从事教学的需要、开设课程的需要。从特殊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科支撑的实质是科学研究的增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学科支撑必须落实到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上。贯彻“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一般的教学运动,而是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和融会。我们不能再一般地去讨论你能不能授课,而是要讨论你能不能讲好课?我们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情时就不应只是一般地去统计你上了几多学时的课,而更应重在考核你在教学中融进了几多科研含量。搞教学的同时必须搞科研,这一点在专业课教师那里是不成问题的。
我在哲学系那段时间,根据教学分工,曾负担着中国现代哲学史和社会主义辩证法两门课的主讲任务。为了讲好这两门课,我同时到场了中国现代哲学史和社会主义社会生长辩证法两个课题研究,先后到场了两本书的写作,而且每写一本书的前面都编辑出书了一本教学参考资料。在教学的历程中,先后揭晓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到场过多次相关的学术研讨会。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从事的教学事情不仅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即教课之前一定要认真而广泛地搜集有关资料,一定要弄清楚“古今中外”。而教课的历程中又会提出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包罗学生提出的和自己感受到的。其时的教学与科研是精密联合在一起的,这一点似乎天经地义。
可厥后我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遇到的情况很是纷歧样。开始,同教师们一谈科研有的就很不明白,甚至有抵触情绪。
特别是,其时课题也实在是太少了,又没有配套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教师科研的努力性不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为了改变这种局势,我作为院长,力主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提倡教师们申报课题。那时候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很少,我们就使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这其中心厥后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条件,设置了一个科研项目,总的题目叫“马克思主义与今世现实”,并被纳入北京大学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计划项目,另有了基本经费保障。我们把这个大项目剖析为10个子课题,基本上把学院的教师们都发动起来了。
厥后我们还修订了教学科研治理措施。经由几年的努力,情况终于有了显着改观。因为事情的原因,我前些年到很多多少高校去考察过,发现大要情况与北京大学差不多。
实施“05方案”以来,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比力重视而且也实际上开展了科研。比起以往不搞科研那种情况来,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但问题还是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在于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从事的科研与教学是两回事,教学是教学,科研是科研,两者不搭界。一些教师的科研选题往往脱离教学去寻找,形成的科研结果在教学中用不上。特别是,一些教师的科研不切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划定性,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去谈科研。
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弄得都很累,效果不理想。恒久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看法:自己的事情职责就是搞教学,而且机械地、简朴地、片面地把“教学”等同于“上课”。这种看法在很大水平上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术方面的生长,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严重损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平心而论,造成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埋怨教师小我私家。
在革新开放前的相关文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都是要求学好课本,革新教学方法,很少提科学研究的要求。1964年10月,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暂时党组在印发的《关于革新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在“教师队伍必须革命化”的题目下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体贴和努力到场学术界的争论,有条件的教师应当联合教学举行学术理论研究。
”[1](P53)可是,其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学术界的许多争论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大,难以形成宽松的学术气氛;二是文件只提“有条件的教师”,那还是把更多的教师清除在外。另有,其时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从事的学术理论研究往往集中在“编写课本”上,而一些教师又接纳“用抄抄剪剪、东拼西凑的措施来写讲稿,徒然加重教师肩负,达不到这个目的”。[1](P53)其时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革命化比力多地体现在努力配合党、团组织对学生举行思想政治事情;同学生一起下乡下厂到场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方面。
在其时的社会气氛下,对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上还是不提科学研究的任务。革新开放之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获得恢复,由于种种原因,刚开始只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场假期讲习班和短期学习班。许多高校没有正规的课本,“恒久以来,各校自行编写或几校协作编写,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腾不脱手来搞科学研究,编写出的课本,基本上大同小异,质量不高”。
[1](P7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问题一直到1980年才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年7月,教育部在印发的《革新和增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措施》中明确提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1](P88)其中还提到四条详细意见:一是,各高等学校都要联合教学努力开展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事情。
马列主义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国际海内的革命斗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些新的课题,并努力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二是,马列主义课的教学事情和科学研究事情的关系,应在教学为主的原则下,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事情。文件指出,科研项目、人员确定、时间摆设以及到场有关的运动,都应首先思量是否有利于教学。
各校应凭据教学和生长科学的需要,订出恒久的或年度的科研计划。计划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科研结果可以体现在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述和课本上,也可以体现在掘客、搜集、整理有一订价值的学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和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上,只要对教学和生长科学有利,就应肯定和提倡。
文件还指出,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事情中,必须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标,允许种种差别学术看法的自由探讨。三是,理论研究事情与教学事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要反映理论研究的结果,但研究探讨的问题,纷歧定都能在课堂上教学,要思量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四是,马列主义理论研究要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党委的向导下,与其他院校、研究单元、学术团体和实际事情部门协作。
所需经费应列入学校科研预算之中。以上四条是教育部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这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只管我们现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要求更多、更细,可是这份文件中分析的基本思想还是恒久适用的。
这些思想在厥后的许多文件中被延续下来。其中,国家教委在1986年3月印发的《关于在高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革新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中提出:“为了革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有计划、有向导地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体贴和要求回覆的现实问题,举行系统的研究,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联合上,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覆。”[1](P111)国家教委在1987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革新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中强调,引导教师精密联合教学革新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学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事情”。
[1](P121) 1991年8月,国家教委在印发的《关于增强和革新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推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要努力组织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特别是“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事情”。[1](P143)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在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革新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要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1](P160) 根据这样一种思想的生长,到“05方案”更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增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研究提升到了特殊重要的职位来看待,在实施“05方案”的历程中,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更是形成了强大的气氛,取得了重要的希望。
这种新局势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创新奠基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三、“一岗双能”“一身二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201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一个重要文件,那就是《关于进一步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泛起了一个重要提法,那就是“一岗双能”“一身二任”。
文件中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的主体。要根据‘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不停强化学科意识,努力到场学科建设。
”[3](P205) 所谓“一岗双能”,讲的是一个教师岗位具有两种能力,一是教学能力,二是科研能力;所谓“一身二任”,讲的是一个教师负担两种任务,一是教学事情任务,二是学科建设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挑起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担,而且还要肩负搞好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责任。其实,“一岗双能”“一身二任”这个要求是面向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也是适用于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全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这一点同所在单元有没有学科点、自己是不是研究生导师没有关系,只要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走势,都要到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事情,都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新结果。教学事情是教师日常的中心事情,搞好教学事情是教师的本职要求。教学事情是教师展现学问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主要方法。
搞好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搞欠好教学是教师的失职。可是问题在于,这里有一个教学事情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搞好科研是搞好教学的前提,高水平的教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为教学事情提供学理支撑,教学事情为学科建设提供展示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理想、有追求,要给自己提出一个经由努力能够到达的目的,都应该争取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两个都搞好,才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完整形象。
我们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恒久停留在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气氛里,一到提职称和评奖时,往往会“义正辞严”地向学校提出“科研特殊照顾”的要求。一些学校处于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目的,还出台政策,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高级讲师”之类的待遇。这种不要求科研或者降低科研要求的照顾政策,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进一步默许甚至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用搞科研的气氛,从政策层面上维护了这种不正常局势;二是进一步矮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到头来,专业课教师瞧不起我们,最后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所谓“高级讲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高级的,而只能是低级的。贯彻“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与科研兼顾型的,既把教学放在焦点事情的位置上,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又必须搞好科研,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条件。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讲,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可以向科研提出任务,而科研能够支撑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深相联合、辩证统一的关系。
固然,这里讲教学与科研要两者兼顾,两个都搞好,并不是要全国高校、所有教师在教学的课时数上、在科研的结果量上都根据一把尺子来量。凭据各种学校、各条理学校的差别,以及列位教师的差别特点,对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详细要求应有所差别。可是,我们这里讲的是对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要不要在教学的同时也提科研方面的要求,这是统一的、明确的,只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概莫能外。这里讲教学与科研相联合,教学事情与学科建设相统一,另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笼统地讲学科,而必须站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必须明确,这个学科并非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全部,而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这个学科与原有的几个分门别类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差别,它注重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不少人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马学科”,这个简称是不合适的,最好使用全称,实在想使用简称,那不妨叫它为“马理论学科”或者“马理学科”。在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前提下,还要明确这个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而不能笼统地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初是中宣部、教育部在2008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3](P196)的要求,当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还专门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体现的就是这种意图。
这种思想厥后在多个文件中获得强化。2017年9月,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尺度(2017年本)》中将二级学科建设提到了学科建设的事情重点,其中要求:一是各马克思主义学院都要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二是牢牢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开展科研;三是明确二级学科带头人,凝练学科研究偏向,学科研究结果切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和规范;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教师有明确的二级学科归属和研究偏向。
该文件还要求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焦点的科研导向。教育部在2019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尺度(2019年本)》中继续强调了这些要求。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一点,我在前几年到场教育部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督查中感受很深。
有些单元不能说不重视学科建设,可是问题有两个:一是有些单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名义,继续从事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研究;二是脱离二级学科笼统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不能落到实处。在我到场评审时发现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的学科主干教师,他们的二级学科站位与所任课程纷歧致,甚至与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所形成的科研结果也不在一个角度。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厥后从实地考察中知道,这些单元的教师平时并不知道也不在意自己是哪个二级学科,只知道上什么课,而到了需要填表时,才随意地暂时加上个二级学科,这样一定泛起学科站位、科研结果、主授课程纷歧致的现象。教师们在科研上也很努力,但很不得法。
要么学科站位禁绝,造成“辛辛苦苦干了别人的活,却荒了自己家的地”;要么学科站位不稳,其科研结果出现一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况,研究偏向不集中,走着一种杂家的路子。而更为普遍的问题是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教学与科研都很努力,可就是劲使不到一块去。二级学科对应支撑的问题针对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
四、关于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点建议 鉴于对现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割裂教学与科研关系、脱离学科建设单纯搞教学的种种倾向,我想就政策层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双岗、定双责。为了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建议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任双岗、确定双责,以促使宽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能够从思想上把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不仅要知道自己负担什么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要知道自己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哪个二级学科,力图做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研究结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
须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初衷是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用这些学者去负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根据文件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制定学科队伍建设计划,通过若干年努力,造就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条理领武士物,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一大批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主干和教学主干。
二是重视教学研究,各单元编印教学论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始终牢牢围绕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负担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造就服务,可是第一位的和首要的任务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情基本要求》中特别要求强化科研支撑教学。
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相应二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精密相关的科研偏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革新创新。该文件还提出,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研究结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将科研结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个文件特别要求实行团体备课,其实团体备课在准确掌握课本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的历程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交流相互的研究结果,以及把这些研究结果如何运用到教学中去。鉴于许多高校都希望解决教学与科研两张皮问题,我建议各个单元,每学年都能分课程编辑教学论文集,提倡任课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的专长,分工协作,撰写教学中重点难点剖析,同时兼顾教学方法研究。
思量是内部印制,所选论文只要没有政治性和基本理论方面错误,都可以收录。到适其时候,还可以经由修改、增补,争取能公然出书。
我想,这种做法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更有利益。如果大家都能坚持这样做,一定能发挥重要影响。同时,我也希望有实力的单元能够公然出书教学讲稿,以起到展示和交流的作用。
三是提倡专题式教学,凝练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纳专题式教学方式,这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997年秋季试点开设邓小平理论课时缔造的,其时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12位知名教授组成教学组分专题为学生教学邓小平理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央向导做过重要指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举行过集中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回声。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中指出:“北京大学党委向导组织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履历,获得了中央有关向导的充实肯定。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学习北京大学的做法,集中本校相关学科政治上比力强的高水平教师教学邓小平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1](P180)之后,专题式教学在许多高校获得推广并不停完善。实施“05方案”以来,专题式教学在许多高校被普遍接纳,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7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努力推进专题教学,凝练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
”[3](P32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创新的若干意见》更是要求“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指南”。[4]特别是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充实肯定了许多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努力接纳新的教学手段的探索,其中就提到“专题式教学”。[2] 专题式教学的预期目的:一是不脱离课本,二是不照搬课本。
由此,希望形成对学生听课的吸引力,给学生分析问题息争决问题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给教师展示学术专长、发挥指导作用提供平台和空间。设计和开设专题讲座的主要环节:一是要吃透课本,明确课本的重点(焦点看法和基本要点);二是要相识学生,明确学生的关注点(热点难点);三是要在课本的重点和学生的关注点之间找到联合点;四是将这些联合点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形成研究结果;五是教师到课堂上讲的是自己的研究结果。
履历证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中,专题式教学法是一个大方法、一个总方法;它不排挤其他的教学法。在专题式教学中同样需要贯彻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接纳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专题式教学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方法,以至于它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合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行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有诸多利益:一是增加了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促使教师为了讲好课而努力开展科研;二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找到了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满足了学生希望获得知名教授指导的愿望,使学生堂堂听到的是精品;四是制止了教学摆设随意性问题,促成了教师之间的正常交流和竞争。
履历证明,实行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是挣脱教师教学压力过重逆境的一种好措施;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提倡周边院校教授互聘。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行们参考,接待品评指正。参考文献:[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08.[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3] 徐东波,谭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生长陈诉(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书社,2016.[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4/c_1124876294.htm,2019-08-14/2020-09-10.。
本文关键词:陈占安,我,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威尼斯网址
本文来源: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www.hax360yanyi.com
推荐新闻 MORE+
- 陈占安:我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 2023-04-17
- 油价最新消息:国际油价“暴涨近5%” 2023-04-17
- 中国UFO飞机会服役吗:远未达到实用阶段 2023-04-17
- 中国游戏产业2018年会总结 S8夺冠创职业电 2023-04-15
- 立足休闲,挑战多样 波克城市参展2019C 2023-04-15
- 行动代号网页版内测爆火!而官方基础没 2023-04-15
- 歼-15未来不再是航母主力 新机即将上舰 2023-04-15
- 港媒:7架歼20战机同框意味着该机已进入 2023-04-15
- 反对派再度行动,委内瑞拉首都又一次陷 2023-04-15
- LOL遇上人工智能活动介绍 挑战人工智能活 2023-04-13